遊雲臺四首

· 盧寧
勝地多年選,芳春挾伴遊。 鶯歌將綠轡,狐跡淨丹丘。 峯列少薇座,臺乘太乙舟。 欲窮窮妙處,明上上清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 丹丘: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亦作“丹邱”。
  • 薇座:像薔薇花的星座,這裡指美景。
  • 太乙舟:仙人所乘之舟。
  • 上清樓:泛指仙境中的樓閣。

繙譯

這美好的地方是經過多年挑選出來的,在美好的春天我們結伴來遊玩。黃鶯歌唱,倣彿拉著綠色的韁繩;狐狸的蹤跡消失,使得這神仙居住的地方更加純淨。山峰排列如美麗的薔薇星座,這高台倣彿承載著太乙仙人的舟船。想要探尋到那無窮的奇妙之処,就得登上那仙境中的上清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雲台遊玩的情景。首聯點明了遊玩的時間(芳春)和地點(勝地雲台),以及遊玩的方式(挾伴遊)。頷聯通過鶯歌和狐跡的描寫,展現出此地的生機勃勃和純淨美好。頸聯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山峰比作薇座,將台比作太乙舟,增添了景色的神秘和美妙之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探索奇妙之処的渴望,上清樓象征著更高的境界和更美的風景,也反映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讓讀者感受到了雲台的魅力和詩人的情感。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