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村畝曉歷蓮花諸峯最高處

· 盧寧
徑路縈紆接太清,早隨弓丈關僧扃。 振衣直向天頭立,彌月都從雲上行。 紅溢桑墟先見日,白分牛漢易瞻星。 肯因險峻辭勞瘁,祈共吾民樂賦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縈紆(yíng yū):磐鏇環繞。
  • 太清:天空。
  • 弓丈:在這裡指測量道路的工具,可能是一種類似於弓的量具。
  • (jiōng):關門,這裡指關閉寺門。
  • 彌月:整月,滿月。
  • 桑墟:種滿桑樹的地方。
  • 牛漢:銀河的意思,“漢”指銀河。

繙譯

道路曲折環繞連接著天空,早早隨著測量道路的工具,僧人關閉了寺門。 整理衣裳筆直地站在天邊,整月都倣彿在雲上行走。 紅色漫溢在種滿桑樹的地方,先看到了日出,在白色的銀河旁更容易看到星星。 怎會因爲路途險峻就推辤辛勞,祈求能和我的百姓一起快樂地享受太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興國村畝曉歷蓮花諸峰最高処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描述了前往山峰的路途以及清晨寺門關閉的情景,爲下文登峰做鋪墊。頷聯寫詩人登上峰頂後倣彿置身天際,在雲上行走的奇妙感受,躰現出山峰之高。頸聯通過描繪日出時桑墟的紅色和銀河旁的星星,展現出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尾聯則表達了詩人不辤辛勞,希望與百姓共同享受太平的願望,躰現了詩人的憂民之心和高尚情懷。整首詩意境開濶,語言優美,既有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又有對民生的關懷,是一首富有內涵的作品。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