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內翰:唐宋稱翰林爲內翰,這裏指何柘湖的職位。
- 瀛洲:傳說中的仙山,這裏借指翰林院。
- 鸞鳳:比喻賢士。(鸞:luán)
- 耽:沉溺,迷戀。
- 石室:古代藏圖書檔案的地方,這裏借指宮禁中藏書之處。
- 紿(dài):欺騙。
- 書粟:借指朝廷的俸祿。
- 金門:漢宮有金馬門,簡稱金門,代指朝廷。
- 上苑: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 鵜鴂(tí jué):鳥名,這裏象徵不祥之兆或小人。
- 建章:漢代宮名。
- 流鶯: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 中朝:朝中。
- 北客:作者自指,因作者來自南方,到北方爲官,故稱北客。
- 蘼(mí):蔓延,這裏可理解爲留戀。
翻譯
您的文采絢爛,在舊時的京城中聲名遠揚,如瀛洲的鸞鳳般,風骨依然清正。您不沉溺於宮禁中那靠欺騙得來的書籍和俸祿,原本就是在朝廷中躲避世俗人情。皇家園林中衆多芳草迎來了不祥的鵜鴂,建章宮中百轉千回地環繞着婉轉啼鳴的流鶯。從今往後不再有在朝中的夢想,我這個北方的客人也不要再留戀這繁華的京城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何柘湖的作品。詩中讚揚了何柘湖的文采和風骨,同時也表達了對官場的一些看法。首聯誇讚何柘湖的才華和品德,頷聯則說他不貪戀宮禁中的名利,是爲了躲避世俗人情,體現出一種超脫的態度。頸聯通過描寫上苑的鵜鴂和建章宮的流鶯,暗示了朝廷中可能存在的不祥之兆和複雜的情況。尾聯表達了作者自己對朝廷的失望和不再留戀的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用典恰當,反映了作者對官場和人生的思考。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