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集有感

彭澤歸能早,柴桑遁亦嘉。 一官辭簿領,五柳傍煙霞。 守寂全天性,棲真謝物華。 瀟然塵?外,得句轉堪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澤:指彭澤縣令,陶淵明曾擔任過此職。
  • 柴桑:陶淵明的家鄉,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 簿領(bù lǐng):官府的文書簿冊。
  • 煙霞:指山水勝景。
  • 棲真:存養真性,修真養性。
  • 物華:自然景物。
  • 瀟然:瀟灑閒適的樣子。
  • 塵?(坱 yǎng) 外:塵世之外。

翻譯

陶淵明能夠早早地辭去彭澤縣令歸鄉,他隱居在柴桑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辭去了官職,不再處理官府的文書事務,在五棵柳樹旁依傍着山水勝景。他堅守寂寞,保全了自己的天性,存養真性,告別了塵世的繁華。瀟灑自在地處於塵世之外,寫出的詩句轉而值得誇讚。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讀陶淵明詩集後的有感而發。詩中表達了對陶淵明早早辭官歸隱的讚賞,認爲他擺脫了官場的束縛,迴歸自然,保全天性,修真養性,這種生活態度令人嚮往。詩中通過「一官辭簿領,五柳傍煙霞」「守寂全天性,棲真謝物華」等語句,生動地描繪了陶淵明的隱居生活和他的精神境界。最後「瀟然塵坱外,得句轉堪誇」,則強調了陶淵明在塵世之外的瀟灑自在以及他詩作的價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的敬仰和對其生活態度的認同。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