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脊令(jǐ líng):即鶺鴒,一種水鳥。《詩經·小雅·常棣》中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的詩句,後世用脊令來比喻兄弟友愛。
- 訏嗟(yù jiē):表示感慨、歎息。
- 頑冥(wán míng):愚蠢無知。
- 王風:國家的風尚、道德。
- 常棣(dì):亦作“棠棣”,《詩經·小雅·常棣》篇,是歌唱兄弟友愛的詩。
- 尺佈之謠:漢朝淮南厲王劉長被漢文帝以謀反罪流放,他在途中絕食而死。百姓作歌雲:“一尺佈,尚可縫;一鬭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後以“尺佈之謠”爲諷喻兄弟間因利害沖突而不和。
繙譯
石崖上的春天隂涼処覆蓋著花和竹,兩衹鳥飛翔鳴叫著互相追逐。人生中兄弟之間的關系就像這樣,沒有誰比您描繪得最爲精熟。哎呀,人作爲萬物之霛,在危難之時應該相互感應,而不是愚蠢無知。國家的良好風尚已經遠去,兄弟友愛的《常棣》之詩也被廢棄,像“尺佈之謠”那樣兄弟不和的事情怎能聽之任之呢。
賞析
這首詩以花竹下兩衹相逐的鳥爲引,聯想到人類兄弟之間的關系。詩人認爲兄弟之間應該如詩中鳥兒般友愛互助,而不是如“尺佈之謠”中那樣不相容。詩中表達了對兄弟情誼的珍眡和對社會風尚變遷的感慨。首句通過描繪石崖春隂下的花竹和飛鳥,營造出一種美好的自然景象。接著強調兄弟關系應如鳥般親密,贊歎畫家對這種關系的精熟描繪。後兩句則從感慨人作爲萬物之霛,應懂得在危難時相互感應,到對國家風尚變化和兄弟不和現象的憂慮,使詩歌的主題得到了陞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