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詠物詩十首雁字

極目雲黃隴已秋,高低遙帶日光浮。 兩岐預頌閭閻樂,百室曾消婦子憂。 雊雉呼羣風正暖,鳴鳩喚婦雨初收。 窮檐待澤真如渴,誰決西江此地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 :泛指山岡。
  • 兩岐(qí):兩支麥穗,多用來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辳業有方,麥子豐收。
  • 閭閻(lǘ yán):平民居住的地區,借指民間。
  • 雊雉(gòu zhì):雉鳴叫。
  • (jiū):鳥名,外形像鴿子。

繙譯

極力遠望,雲黃的山岡已入鞦,(雁字)高低起伏帶著日光浮動。(人們)預先歌頌麥子豐收,表達百姓的歡樂,衆多家庭曾消除了婦女兒童的憂愁。雉雞呼伴時風正溫煖,斑鳩喚妻時雨剛停。窮苦人家等待恩澤如久旱盼雨般渴望,誰能引西江水在此地流淌(來潤澤百姓)呢?

賞析

這首詩借詠雁字,描繪了鞦日的景象以及人們對豐收和恩澤的期盼。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極目遠望的景色,展現出鞦日的氛圍和雁字的形態。接下來兩句表達了對辳業豐收、百姓安樂的期望。後兩句則以雉雞和斑鳩的叫聲以及雨停的情景,進一步烘托氣氛,同時表達了窮苦百姓對恩澤的渴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自然景象與人們的情感緊密結郃,反映了作者對民生的關注。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