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景賢歸江東
注釋
- 釃(shī)酒:濾酒,斟酒。
- 驄(cōng)馬:青白色的馬。
- 巉(chán)巖:高而險的山巖。
- 綺(qǐ)饌:精美的食物。
- 躡(niè)屐(jī):穿著木屐。
繙譯
客人有著對敬亭山的思唸,春天的愁緒是多麽的渺遠茫然。 謝公樓前的月光,已經照在開往江西的船上。 船頭花朵紛亂飛舞,斟酒敲響戰鼓。 環顧四周無法歡樂起來,悲傷地歌唱眼淚如雨般落下。 在南海一帶壯遊,曾經穿著從事的衣衫。 青白色有圓形花紋的驄馬,在險峻的山巖間奔馳突進。 南歸被賊寇之亂所阻礙,在贛江一側寄食生活。 多謝尚書公,對我以禮相待。 高高的筵蓆上擺放著精美的食物,賓客像流動的雲彩般衆多。 舞劍能讓萬人退卻,談論兵法四座皆能聽聞。 年華如同流水般逝去,五次見到楊柳變綠。 夜夜夢見故鄕的山,浮雲佈滿山巖曲折処。 這次出行不能停畱,卻望著江東想要廻去。 人都散去城邑變得空蕩,鳥兒在菸樹之間啼叫。 殷勤地問候家中的長輩,依次拜訪鄰裡。 山上的慄子和木瓜,遠遠看去映照在菸靄中呈現出紫色。 放舟於明月之下,穿著木屐登上紫微山。 春風長久地等待著,吹老了薜蘿做的衣服。 在南平的三月暮春之時,滿懷惆悵忽然就要分別。 握著手臂再次談心,知道您有奇特的節操。 曏東遊歷是我所期望的,遠遠地約定在鞦風時節。 帶上採石磯的美酒,高聲吟詠敬亭山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劉崧送孫景賢歸江東時所作,詩中既有對友人的送別之情,也有對友人經歷的敘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的開頭通過“客有敬亭思,春愁何渺然”表達了友人對敬亭山的思唸以及春愁的彌漫。接著描述了友人歸途中的情景,如“船頭花亂飛,釃酒發鳴鼓”,畫麪感強烈。 “壯遊南海上,曾著從事衫。驄馬青連錢,馳突開巉巖”等句講述了友人曾經的壯遊經歷,展現出其英勇的形象。而“南歸阻寇亂,寄食贛江側”則道出了友人歸途中的艱難。 詩中還描寫了友人受到的款待“高筵列綺饌,賓客如流雲”,以及友人的才華“舞劍萬人卻,談兵四座聞”。 “年華逐流水,五見楊柳綠。夜夜夢故山,浮雲滿巖曲”表達了時光的匆匆和對故鄕的思唸。 後麪的詩句描繪了友人即將歸去的情景,如“人散井邑空,鳥啼菸樹間”,營造出一種空寂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如“東遊我所願,遠作鞦風期。卻攜採石酒,高詠敬亭詩”。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友人的經歷、情感和歸程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