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春宴集汪氏西園

中和啓令節,曠望極春明。 穀風舒以穆,百卉競芬榮。 良辰既如許,勝賞復羣英。 會心安在遠,方駕薄西城。 苑開鳳台側,嘉木蔭芳亭。 高丘環異石,池塘草並生。 萬綠間紅紫,禽鳥亦春聲。 暫此息塵累,先教俗慮清。 綺譚佐名理,雄辨恣崢嶸。 已協滄洲趣,兼欣求友情。 坐久林霏合,輕飆逗野庭。 餘寒戀衣袂,對酒誰獨醒。 獻酬屢促席,觴至必盡傾。 晚歸各留詠,刻燭韻斯成。 分攜訂後會,心知重合並。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和:中正平和。
  • 令節:佳節。
  • 曠望:極目遠望。
  • 春明:春光明媚。
  • 穀風:東風。
  • :舒展。
  • :溫和。
  • 芬榮:茂盛,開花。
  • 良辰:美好的時光。
  • 勝賞:快意地觀賞。
  • 羣英:衆多傑出的人物。
  • 方駕:乘車前往。
  • :靠近。
  • :雲霧。
  • 輕飆(biāo):微風。

翻譯

中正平和開啓了美好的佳節,極目遠望,春天的景色明媚至極。東風舒緩而溫和,各種花卉爭相盛開,繁茂豔麗。這樣美好的時光已然如此,又有衆多傑出之人一同快意觀賞。要聚會哪裏會在意距離遙遠呢,乘車前往靠近西城之處。 園林開設在鳳台的側邊,美好的樹木遮蔽着芳香的亭子。高高的山丘環繞着奇異的石頭,池塘裏的草共同生長。衆多的綠色中間夾雜着紅紫色,禽鳥也發出春天的叫聲。暫且在這裏停息塵世的勞累,先讓世俗的憂慮得以清除。 華美的談論輔佐着高明的道理,雄辯之人肆意展現着非凡的氣勢。已經契合了隱居的情趣,又欣喜地獲得了友情。坐得久了,樹林的雲霧聚攏起來,微風逗留在野外的庭院。殘餘的寒氣依戀着衣袖,面對美酒誰能獨自清醒呢。 相互敬酒,屢次催促着入座,酒杯傳到必定全部傾盡。晚歸時各自留下詩作,點燃蠟燭,詩韻便就此寫成。分別時約定下次相會,心裏知道大家重視再次相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汪氏西園舉行的中春宴集的情景。詩的開頭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營造出了一個生機勃勃、明媚美好的氛圍,爲宴集的展開奠定了基調。接着描述了宴集的地點和環境,如園林、鳳台、嘉木、異石、池塘等,展現出了優美的景緻。在宴集中,人們暫息塵累,暢談名理,既享受了美好的時光,又增進了友情。詩中還描寫了宴集的過程,如飲酒、獻酬、留詠等,充滿了歡樂和情趣。最後,詩人約定了下次相會,表達了對再次相聚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生動地展現了宴集的歡樂氛圍和人們的愉悅心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