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潘少臨將軍

寄梅來驛使,慰我夢思勞。 宦拙悲鴻漸,官閒類馬曹。 登壇應業就,圖閣自名高。 更擬雙龍合,慇勤解佩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驛使(yì shǐ):古代驛站傳送朝廷文書者。
  • 宦拙:在官場中不善於逢迎鑽營。
  • 悲鴻漸:像漸遠的鴻鳥一樣感到憂傷。
  • 官閒(xián):官職清閒。
  • 馬曹:管馬的官署。
  • 登壇: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
  • 圖閣:繪有功臣圖像的樓閣。
  • 雙龍合:喻指雙方合作,力量強大。
  • 慇勤(yīn qín):情意深厚。

翻譯

遠方的你通過驛使寄來梅花,慰藉了我在夢中都深感勞累的思緒。我在官場中不善於經營,心中如悲鴻漸遠般憂傷,官職清閒得如同管理馬的小官。登上壇場應當是事業有所成就,在圖閣留名自然是聲名遠揚。更期望我們雙方如雙龍合力,我願情意深厚地爲你解下佩刀相助。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回復潘少臨將軍的作品。詩的開頭,作者借驛使寄來的梅花,表達了對友人關懷的感激,也藉此舒緩了自己內心的疲憊。接下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官場中的處境和心境,表現出一種無奈和憂傷。而後,作者提到了登壇和圖閣,或許是對潘少臨將軍功績的一種肯定和祝願。最後,作者表達了希望與潘少臨將軍合作的願望,願意全力以赴地協助他,體現了深厚的情誼和積極的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