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何物竄蕭牆,或有憑焉喙甚長。 海上結臺空望氣,水中落月漫拈光。 赤衣未必能驅豆,白石誰曾見叱羊。 窗外莫悲書大草,夜來滅燭似嵇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牆:古代宮室內作爲屏障的矮牆,借指內部。(蕭:xiāo)
  • :鳥獸的嘴,借指人的嘴。(喙:huì)
  • 望氣:古代方士的一種佔候術,觀望雲氣以測吉兇。
  • 拈光:此処理解爲撈取月光,帶有虛幻之意。(拈:niān)
  • 赤衣:紅色的衣服,此処可能有特定的象征意義。
  • 敺豆:傳說中的一種法術,能敺豆使其自動聚集。
  • 白石:傳說中仙人的食物,常用白石表示仙界或仙境。
  • 叱羊:傳說中黃初平叱石成羊的典故,此処指神奇的法術或變化。(叱:chì)

繙譯

關起門來是什麽東西在內部擣亂呢,或許有人憑借著一張長嘴搬弄是非。在海上陞起高台空自觀望雲氣,在水中打撈月亮也衹是徒然撈取月光。穿著紅色衣服未必就能施展敺豆的法術,又有誰曾見過用白石就能叱石成羊的奇跡呢。在窗外不要爲書寫大草而悲傷,夜晚熄滅蠟燭就像嵇康一樣瀟灑自在。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奇幻的意象和隱喻,表達了作者對一些虛幻、不切實際的事物和現象的思考。詩的首聯通過“閉門何物竄蕭牆,或有憑焉喙甚長”,暗示了內部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是非之人。頷聯“海上結台空望氣,水中落月漫拈光”,以海上望氣和水中撈月的虛幻場景,進一步強調了事物的虛幻和無常。頸聯“赤衣未必能敺豆,白石誰曾見叱羊”,則表明了對一些所謂神奇法術的質疑,認爲它們可能衹是虛幻的傳說。尾聯“窗外莫悲書大草,夜來滅燭似嵇康”,傳達出一種超脫和自在的態度,不要爲一些無謂的事情悲傷,要像嵇康一樣保持瀟灑和豁達。整首詩意境奇特,用典巧妙,富有深意,反映了作者對現實和虛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