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辨今亡孔與黃,乃佔未卜是何祥。 鹿蕉覆處難分鄭,蝴蝶飛來已化莊。 樹底君臣浮綠蟻,枕中勳業飯黃粱。 唯應一笑希夷叟,塵世茫茫嘆夜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鹿蕉:指夢。:春秋時期諸侯國名,常用來代指國事。(jiāo)
  • 蝴蝶:此處用「莊周夢蝶」的典故,隱喻夢境的虛幻。
  • 綠蟻:新釀的米酒,未過濾時,酒面上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爲「綠蟻」。
  • 黃粱:此處用「黃粱一夢」的典故,比喻虛幻不實的事和慾望的破滅。
  • 希夷叟:指五代宋初的道士陳摶(tuán),號希夷先生,此處代指求仙悟道之人。

翻譯

想要分辨如今衰落的儒家(孔子所代表)和黃老之學(黃帝和老子所代表),於是占卜未來卻不知是何種徵兆。 夢境如同分辨不清國事的鹿蕉之夢,又像蝴蝶飛來已經化爲莊周之夢般虛幻。 樹下如同君臣般的人們在喝着綠蟻酒,睡夢中的功勳事業也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 唯有應向希夷叟那樣一笑了之,這塵世茫茫讓人感嘆長夜漫漫。

賞析

這首詩以「夢」爲題,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表達了對人生虛幻和無常的感慨。詩中提到了分辨儒家和黃老之學的困惑,以及占卜未來的迷茫,暗示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真理和方向的追尋往往是不確定的。接着,用「鹿蕉覆處難分鄭」和「蝴蝶飛來已化莊」兩個典故,強調了夢境的虛幻和難以捉摸,進一步深化了人生如夢的主題。「樹底君臣浮綠蟻」描繪了人們在樹下飲酒的場景,而「枕中勳業飯黃粱」則指出了所謂的功勳事業也如同黃粱一夢般虛幻不實。最後,詩人提到應像希夷叟那樣以一笑對待這塵世的茫茫和長夜的漫漫,體現了一種超脫和豁達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邃,語言含蓄,富有哲理,讓人深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