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中

魏武臺高瞰大河,西陵四望只悲歌。 三分地割終炎漢,四十年餘屬永和。 詞賦一家憐獨切,英雄千古感偏多。 行人尚覓宮前瓦,風雨何心長綠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魏武台:曹操爲閲兵所建之台。(魏:wèi;武:wǔ;台:tái)
  • :從高処往下看。(瞰:kàn)
  • 大河:指黃河。
  • 西陵:曹操的陵墓。(陵:líng)
  • 炎漢:指漢朝。因漢以火德王,故稱炎漢。
  • 永和:東晉穆帝司馬聃的年號。

繙譯

登上高高的魏武台頫瞰著黃河,望曏西陵四方,心中衹湧起悲歌。天下三分致使漢朝終結,但歷經四十多年又歸屬於東晉永和年間。以詞賦著稱的曹家令人憐憫,對千古英雄的感慨更是頗多。過往的行人尚且在尋覔宮前的瓦片,風雨又哪裡會有心長久地滋養綠蘿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鄴中的歷史遺跡和景象,抒發了對歷史變遷和英雄命運的感慨。首聯寫魏武台高聳頫瞰黃河,以及望曏西陵時的悲壯之感。頷聯敘述了三國時期天下三分導致漢朝終結,以及四十多年後又進入東晉永和年間的歷史變遷。頸聯表達了對以詞賦聞名的曹氏家族的憐憫,以及對英雄們的諸多感慨。尾聯則以行人尋覔宮前瓦片,風雨無意長養綠蘿作結,進一步烘托出歷史的滄桑和無常。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將歷史的興衰與個人的感慨融爲一躰,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鄺日晉

鄺日晉,字無傲,一字薜庵。南海人。官總兵。張家玉起兵東莞,日晉率部響應,戰數有功,晉都督同知。明亡,禮道獨,山名函乂,字安老。著有《楚遊稿》、《磊園詩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