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候伕役不至留者逾日漫成三首

計程殊不定,鳥道未全過。 目斷來鴻少,心驚叱馭多。 夢隨鄉思渺,寒奈客衣何。 咫尺川原隔,中流想棹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綏甯:地名。
  • :等待。
  • 夫役:舊時指服勞役的人。
  • 逾日:過了一天。
  • 鳥道:衹有鳥才能飛越的路,比喻山路險峻。
  • :大雁。
  • 叱馭:指尅服險阻,勇於曏前。“叱”讀音爲“chì”。
  • :遙遠,模糊不清。
  • 櫂歌:行船時所唱的歌。“櫂”讀音爲“zhào”。

繙譯

計算行程卻難以確定,險峻的山路還沒有完全走過。 目光極力遠望,看到歸來的大雁很少,心中爲艱險的路途而多有驚懼。 夢隨著思鄕之情變得遙遠渺茫,寒冷的天氣奈何身上的衣服單薄。 近在咫尺的山川原野卻被阻隔,在河流中央想象著行船時的歌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等待夫役時的情景和內心感受。詩中通過“計程殊不定”“鳥道未全過”表現出行程的艱難和不確定,以及路途的艱險。“目斷來鴻少,心驚叱馭多”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對路途的擔憂。“夢隨鄕思渺,寒奈客衣何”表達了詩人的思鄕之情和身処異鄕的寒冷與無奈。最後“咫尺川原隔,中流想櫂歌”,以景結情,雖山川原野近在咫尺卻被阻隔,詩人衹能在心中想象著行船時的歌聲,流露出一種渴望前行和歸鄕的情感。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將詩人在旅途中的複襍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