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社送友人十八韻

· 盧寧
短短珊瑚枝,小小瓊瑛硯。 論心紫社壇,執卷梯雲巘。 東壁奎文呈,西嶼風聲剪。 蘼蕪山色連,杜若秋江淺。 義重別良難,盟深語自顯。 君行白日暮,山色畫圖展。 重載良紛紛,徵車多幝幝。 里巷算師徒,國邑升蕳蘚。 白首荷犁鋤,皁夫習村犬。 農歸告公急,妻啼鬻鎛錢。 虺馮鞭不揚,黃鳥音何謇。 嗟彼行路人,論事窮袒跣。 秋雨不時至,平壤困蝘蜒。 鴻飛遠欲沒,鳳革希以毨。 明王寶訓圖,清廟登瑚璉。 植彼無告黎,挈此有常典。 丈夫志匡世,何能終偃蹇。 良會未有期,春華當自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霄社:社名,具體含義待考。
  • 瓊瑛(qióng yīng):美玉。
  • (yǎn):大山上的小山。
  • 蘼蕪(mí wú):一種香草名,可入藥。
  • 杜若:香草名。
  • 蕳蘚(jiān xiǎn):「蕳」同「菅」,一種野草;「蘚」,苔蘚。此處可能指荒草和苔蘚。
  • 幝幝(chǎn chǎn):破舊的樣子。
  • (huī):疲勞生病的樣子。
  • (jiǎn):口吃,言辭不順利,此處可能形容聲音不暢。
  • 蝘蜒(yǎn yán):蜥蜴的一種,此處喻指艱難的處境。
  • (xiǎn):鳥獸新換的毛整齊。

翻譯

短短的珊瑚樹枝,小小的美玉做的硯臺。 在紫霄社壇談論心事,拿着書卷登上雲梯般的小山。 東邊牆壁上的奎星文采呈現,西邊島嶼上的風聲如剪裁般清脆。 蘼蕪的山色連綿不斷,杜若生長的秋江顯得水淺。 情義深重,分別實在艱難,盟約深厚,話語自然明白顯現。 你出行時已是日暮,山色如同畫卷展開。 沉重的裝載繁多雜亂,出征的車輛大多破舊不堪。 里巷中計算着師徒人數,城邑中長滿了野草苔蘚。 白髮之人扛着犁鋤,差役們習慣了鄉村的狗。 農夫回來告知公事緊急,妻子啼哭着要賣掉農具換錢。 疲憊的馬鞭子也揮不動,黃鳥的叫聲爲何不暢。 嘆息那些行路之人,談論事情時毫不掩飾。 秋雨不按時到來,廣闊的平地陷入艱難的困境。 大雁遠遠飛去快要消失,鳳凰換毛希望變得整齊漂亮。 英明的君王寶貴的訓誡圖,在清廟中進獻瑚璉這樣的禮器。 種植那些無處訴苦的百姓,遵循這些不變的常法。 大丈夫立志匡扶世道,怎能始終困頓不前。 美好的相會不知何時纔有,春天的花朵應當自我勉勵。

賞析

這首詩以送友人爲主題,通過描繪各種情景和意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以及對世事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現象,如珊瑚枝、瓊瑛硯、紫社壇、梯雲巘、蘼蕪、杜若等,營造出一種豐富而又深沉的意境。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社會的一些問題,如百姓的困苦、秋雨的不定、行路的艱難等,表現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既有對友情的珍重,又有對世道的憂慮,最後以勉勵作結,體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