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旅懷四首

祇緣秋夜永,不寐更焚膏。 四壁寒蛩響,霜天月正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祇(qí):只。
  • 焚膏:點燈。
  • 蛩(qióng):蟋蟀。

翻譯

只因爲秋夜如此漫長,難以入睡的我更是點燈熬油。四周的牆壁間傳來寒蛩的鳴叫聲,霜天之上,月亮正高懸空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難眠的情景。詩中的「祇緣秋夜永」,點明瞭秋夜漫長是主人公不寐的原因。「不寐更焚膏」形象地表現出主人公因無法入睡而點燈的舉動,同時也透露出他內心的煩躁或思考。「四壁寒蛩響」,以寒蛩的叫聲襯托出秋夜的寂靜,也增添了一絲清冷的氛圍。最後「霜天月正高」,描繪出霜天中高懸的明月,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份清寂的美感。整首詩通過對秋夜景象的描寫,烘托出主人公的心境,簡潔而富有意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