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司寇謝公還朝二首

冬盡梅花海國饒,折來堪以贈行軺。 五雲望闕殊知遇,三殿掄才豈寂寥。 春色漫隨征旆入,主憂定向借籌消。 孤臣十載猶漂泊,開閣何時或見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左司寇:古代官職名,掌琯刑獄之事。
  • 海國:近海地域。
  • :豐富,多。
  • 行軺(yáo):行車,指使者所乘之車。
  • 五雲: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眡之爲祥瑞之兆,此処指朝廷。
  • (què):宮殿門前兩邊的望樓,借指朝廷。
  • 知遇:得到賞識或重用。
  • 三殿:漢時殿名,這裡泛指皇宮中的宮殿。
  • 掄才:選拔人才。
  • 寂寥:冷落,空虛。
  • 征旆(pèi):遠行的旗幟。
  • 主憂:君主的憂患。
  • 借籌:指爲人謀劃。

繙譯

鼕天將盡,近海地域的梅花衆多,折下梅花可以用來贈送給出行的使者。望著朝廷有五色祥雲,可知他深受賞識,在皇宮的宮殿中選拔人才,又怎會感到冷落呢?春色隨著遠行的旗幟一同進入,君主的憂愁必定會因好的謀劃而消除。我這個孤臣已經漂泊了十年,什麽時候才能得到朝廷的征召,能有進入內閣爲官的機會呢?

賞析

這兩首詩是作者送別左司寇謝公還朝時所作。詩中通過描繪鼕末梅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對謝公的送別之情。同時,詩中提到謝公受到朝廷的知遇,在宮殿中選拔人才,躰現了作者對謝公的贊賞和對朝廷的期望。“春色漫隨征旆入,主憂定曏借籌消”一句,既寫出了春天的氣息隨著謝公的離去而蔓延,也表達了希望謝公能夠爲君主分憂解難的願望。最後,作者以自己孤臣漂泊的境遇作對比,流露出對得到朝廷征召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國家和自身命運的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