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丞陳公招飲鰲山別墅

東海何年化巨鰲,南山千仞對城高。 懸車密擁蓬三徑,浮葦時航水一篙。 竹塢雲來歌並遏,鬆厓風入酒俱濤。 初疑桂樹能招隱,去後翻成倚醉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áo):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
  • (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
  • 懸車:指隱居不仕。
  • 蓬三徑:指隱士的居所。
  • :蘆葦。
  • 竹塢:竹林繁茂的山塢。
  • :阻止,這裏指歌聲停止。
  • (yá):同「崖」。
  • :這裏形容酒在杯中動盪如波濤。

翻譯

在東海不知何時化作了巨大的鰲龜,南山千仞之高與城相對。隱居的人緊密地擁圍着如同蓬草的三條小路,漂浮的蘆葦時而航行只需水中小竹篙一支。竹林繁茂的山塢中雲飄來歌聲也隨之停止,鬆崖間的風颳來使酒在杯中都像波濤一般。起初懷疑桂樹能夠招致隱士,離去之後卻反而像是倚着醉酒而逃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鰲山別墅的景色以及詩人在其中的感受。詩的首聯通過描寫東海化巨鰲和南山的高峻,展現出宏大的自然景象。頷聯描述了別墅周圍的環境,表現出一種幽靜的隱居氛圍。頸聯中,雲來歌遏、風入酒濤,通過對聲音和動態的描寫,增添了詩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尾聯則表達了一種複雜的情感,對隱居的思考和對離去的別樣感受。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交融,傳達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