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日答爲壽者二首

浪跡人間幾十霜,茫茫苦海仗慈航。 難將墨綬爲仙吏,卻望紅雲隔玉皇。 島淨輕風含細柳,波恬旭日映扶桑。 但看聖化同天遠,不厭塵中歲月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誕日:生日。
  • 浪跡:到處漂泊,行蹤不定。
  • 慈航:佛教語,謂佛、菩薩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濟衆,使脫離生死苦海。
  • 墨綬:結在印鈕上的黑色絲帶,漢代縣令秩六百石以上用之。後因以「墨綬」作爲縣官及其職權的象徵。
  • 仙吏:仙界、天庭的神職官吏。
  • 紅雲:紅色的雲。傳說仙人所居之處,常有紅雲盤繞。
  • 玉皇:道教稱天帝曰玉皇大帝,簡稱玉帝、玉皇。
  • 島淨:島嶼潔淨。
  • 波恬:波浪平靜。
  • 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爲日出處。亦代指太陽。

翻譯

在人間漂泊了幾十載,如同身處茫茫苦海,全仗着慈悲的力量得以度過。難以將縣官的職位視作仙界的官職,只盼望那紅色的雲彩能隔開我與玉皇大帝的距離(表達對超凡脫俗的嚮往)。島嶼潔淨,輕風吹拂着細柳,波浪平靜,旭日映照在扶桑樹上。只願聖上的教化如同天空一樣廣闊高遠,我便不厭惡在塵世中度過漫長的歲月。

賞析

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漂泊的感慨,又流露出對超凡脫俗的嚮往,同時也體現了對聖上教化的期望和對塵世生活的一種接受。詩中用「浪跡人間幾十霜」描繪了人生的漫長與漂泊,「茫茫苦海仗慈航」則強調了在困境中對慈悲力量的依賴。「難將墨綬爲仙吏,卻望紅雲隔玉皇」表明了詩人對世俗官職的看法以及對仙界的嚮往,體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願望。「島淨輕風含細柳,波恬旭日映扶桑」以優美的景緻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最後「但看聖化同天遠,不厭塵中歲月長」則表達了對聖上教化的肯定和對塵世生活的積極態度,儘管身處塵世,但只要聖上的教化能廣泛傳播,詩人便願意接受這漫長的歲月。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情感豐富,既有對人生的思考,又有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