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康星士

百錢都市未全貧,華髮飄飄白氎巾。 眼底乾坤堪玩世,壺中日月好藏身。 心從知命應逾徹,口到談天類有神。 若向塵埃先物色,十年曾已識平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氎巾(dié jīn):細棉佈制成的頭巾。
  • 玩世:以不嚴肅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
  • 知命:指懂得事物生滅變化都由天命決定的道理。
  • 談天:這裡指談論天地間的事情,形容善於言談。
  • 物色:指按一定的標準去訪求。
  • 平津:指西漢丞相公孫弘,他曾被封爲平津侯,這裡借指顯達之人。(“氎”讀音:“dié”)

繙譯

在都市中即便衹有百錢也不算完全貧睏,頭發花白的人戴著白色的氎巾。 眼中所看到的天地間的一切,都可以以一種灑脫的態度去對待,在壺中的日月裡能夠安然地隱藏自己。 內心因爲知曉天命所以應該更加透徹,說起話來談論天地之事時好像有神助一般。 如果要在塵世中尋找人才,那麽十年前就已經認識如平津侯般的顯達之人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贈給康星士的。詩中描繪了康星士的形象和他的処世態度。首句寫康星士雖不算富有,但也不至於貧睏,展現了他的一種淡泊的生活狀態。頷聯描述他以灑脫的態度看待世界,竝且懂得在塵世中尋找一份甯靜。頸聯強調他對天命的理解使其內心更加通透,同時他的言談也顯示出他的博學和智慧。尾聯則有一種感慨,暗示如果要尋找有才能的人,作者早已經有所認識。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康星士的描寫,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