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府六載考績二首

薄海真多幸,琴鳴幾度花。 量留因保障,召對首清華。 繡斧頻推轂,銅章兩及瓜。 持衡需啓事,知不負皇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薄海:指海內外廣大地區。讀音爲(bó hǎi)
  • 琴鳴:表示治理政事有方,百姓安樂。
  • 量留:酌情留任。
  • 保障:保護(權利、生命、財產等),使不受侵害。
  • 召對:君主召見臣下令其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
  • 清華:清貴的職位。
  • 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所持的斧鉞,後用以比喻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
  • 推轂:本意爲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後借指推薦人才。
  • 銅章:古代銅製的官印。
  • 及瓜:指任職期滿。
  • 持衡:指公平地評判事物。
  • 啓事:陳述事情。

翻譯

在廣大的海內外地區真是幸運之事,政事治理有方,如幾度花開般美好。 酌情留任是因爲要保護民衆,被皇帝召見答對時,位列清貴之職。 如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般受重視,多次被推薦,銅製的官印兩次任職期滿。 需要公平地評判事物並陳述事情,知道自己不會辜負皇家。

賞析

這首詩是對張明府六載考績的讚揚。詩中用「薄海真多幸,琴鳴幾度花」表達了在張明府治理下地區的幸運和美好。「量留因保障,召對首清華」說明張明府因保護民衆而被酌情留任,且在皇帝召見時表現出色,獲得清貴職位。「繡斧頻推轂,銅章兩及瓜」強調了他受到的重視以及多次被推薦,且兩次任職期滿。最後「持衡需啓事,知不負皇家」表明他會公平評判事物並向皇家盡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張明府的讚美,體現了作者對其政績的肯定和對其未來的期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