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陵懷古六首吳

竹下龍文護講堂,五虹交映宋圖昌。 居人獨頌元嘉政,賦客爭傳小謝章。 曲水池邊頻應詔,樂遊苑裏緩稱觴。 俄聞相國加殊錫,疏爵朝端又進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文:龍形的花紋。(注:「文」在這裏讀作「wén」)
  • 賦客:善於作賦的人。
  • 曲水:古代風俗,於農歷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晉以後始固定爲三月三日)就水濱宴飲,認爲可祓除不祥,後人因引水環曲成渠,流觴取飲,相與爲樂,稱爲曲水。
  • 稱觴:舉杯祝酒。
  • :不久,短時間。
  • 相國:古官名,後爲對宰相的尊稱。
  • 殊錫:特別的賞賜。
  • 疏爵:分封爵位。
  • 朝端:朝廷。

翻譯

翠竹之下龍形花紋守護着講堂,五道彩虹交相輝映,顯示宋朝的昌盛。居民們獨自頌揚元嘉時期的善政,作賦的客人們爭相傳頌小謝的文章。在曲水池邊頻繁接受詔令,在樂遊苑裏緩緩舉杯祝酒。不久聽聞相國受到特別的賞賜,在朝廷上又爲其分封爵位,晉升爲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金陵的繁榮景象以及政治動態。首聯通過「竹下龍文護講堂」「五虹交映宋圖昌」的描寫,展現出一種昌盛的氛圍。頷聯提到居民頌揚元嘉政,賦客傳揚小謝章,體現出當地的文化繁榮。頸聯描述了在曲水池邊應詔和樂遊苑裏飲酒的情景,展現出人們的生活狀態。尾聯則講述了相國受到殊錫,爵位得到提升的事情,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整首詩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豐富的場景和事件,展示了金陵的風貌和歷史的一角。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