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氏貞節堂
織素傷斷絲,汲井傷短綆。
百年不偕待,逝者悲耿耿。
空閨凝芳塵,白日驚寒景。
獨攜嫁時鏡,坐照孤鸞影。
孤鸞鏡中老,雛鳳方和吟。
何以慰母勤,山海匪高深。
蒼蒼千古石,爛爛百鍊金。
惟應諸源水,鑑此貞節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綆(gěng):汲水用的繩子。
- 耿耿:形容心中不能忘懷。
- 芳塵:帶有花香的塵土,這裡指閨房中的氣息。
- 鸞(luán):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這裡指孤單的女子。
繙譯
織素的時候擔心絲線斷掉,從井中打水時害怕繩子太短。 百年的相伴未能實現,逝去的人讓人悲傷難以忘懷。 空寂的閨房凝結著昔日的氣息,白天的景象也讓人感到寒冷。 獨自帶著出嫁時的鏡子,坐著映照出自己孤單的身影。 孤單的人像鏡中漸漸老去的鸞鳥,幼子如同雛鳳才開始和聲吟唱。 用什麽來慰藉母親的辛勤呢,山高海深也比不上這份情意。 蒼茫的千古之石,燦爛的百鍊之金。 衹有那諸多的源流之水,能夠映照出這貞節之心。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堅守貞節的女子的孤獨與悲傷,以及她的辛勤和堅貞。詩中通過“織素傷斷絲,汲井傷短綆”這樣的細節,表現出生活中的不安和艱難。“百年不偕待,逝者悲耿耿”則表達了對未能實現百年相伴的遺憾和對逝者的思唸。“空閨凝芳塵,白日驚寒景。獨攜嫁時鏡,坐照孤鸞影”幾句,生動地刻畫了閨中女子的孤獨寂寞,以及她對過去的廻憶和對現狀的無奈。“孤鸞鏡中老,雛鳳方和吟”用孤鸞和雛鳳的對比,暗示了女子的孤獨和對子女的期望。最後,詩人以“何以慰母勤,山海匪高深。蒼蒼千古石,爛爛百鍊金。惟應諸源水,鋻此貞節心”結尾,強調了母愛的偉大和貞節之心的珍貴,認爲衹有像源流之水一樣清澈的心霛,才能映照出這份貞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通過多種意象的運用,深刻地表現了主題。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與周思忠劉孟文諸君子會飲李克貞宅分韻得三字 》 —— [ 明 ] 劉崧
- 《 送吳太守之韶陽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題枯林上人墨蘭四首 》 —— [ 明 ] 劉崧
- 《 聞山西楊使君孟載作霽雪軒於公署之東慨想高致兼懷舊別因風敘情有作奉寄 》 —— [ 明 ] 劉崧
- 《 八月十日同王睿劉霖曠逵蕭諶歐陽銘鍾哲焦瑜王佑燕集王氏南園賦詩有圖有序 》 —— [ 明 ] 劉崧
- 《 夜宿 》 —— [ 明 ] 劉崧
- 《 宿下澤顏氏山齋奉柬允大昆仲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