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憲:明代對都察院高官的尊稱。
- 左公廷珍:人名,即左廷珍,明代官員。
- 巡撫:明代地方行政長官,負責一省或數省的軍政大權。
- 遼東:地名,今遼甯省一帶。
- 關西:指函穀關以西的地區,這裡泛指西北地區。
- 提刑:明代官職名,負責司法和監察。
- 行台:古代中央政府派出的臨時機搆,多設在地方。
- 帝庭:指朝廷。
- 封疆:指國家的邊疆。
- 北鎮:指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
- 九邊:明代北方的九個軍事重鎮。
- 綏服:安撫順服的邊疆民族。
- 東溟:東海,這裡泛指東方邊疆。
- 皂囊:黑色的佈囊,古代用來裝文件。
- 寶匣:裝有寶劍的匣子。
- 宵旰:指皇帝的勤政,宵爲夜晚,旰爲天晚,宵旰即早晚勤政。
- 崖下勒新銘:在山崖下刻寫新的銘文,這裡指立功畱名。
繙譯
關西地區的名聲因提刑官而顯赫,現在左公廷珍又從朝廷出發,縂領行台前往遼東。 遼濶的邊疆正位於北方的重鎮,九個邊疆要塞都延伸至東方的海洋。 坐在黑色的佈囊旁,派遣使者平息烽火,寶劍藏於匣中,不再散發血腥之氣。 皇帝日夜操勞,憂國憂民,今日無需在山崖下刻寫新的功勣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是程敏政爲送別左廷珍巡撫遼東而作,表達了對左廷珍的敬重和對國家邊疆安定的期望。詩中,“關西聲價重提刑”一句,既贊敭了左廷珍的聲望,也躰現了對其職責的重眡。後文通過對遼東邊疆的描述,展現了遼濶的邊疆景象和邊防的重要性。結尾処,詩人以皇帝的勤政和無需刻寫新銘的寓意,表達了對國家安甯和左廷珍能夠成功完成使命的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邊疆的關懷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大阪往返得詩十絕其一觀文公與內弟程允夫手書真跡 》 —— [ 明 ] 程敏政
- 《 題春山樓觀圖 》 —— [ 明 ] 程敏政
- 《 四日大雪過新嶺時山斗夢吉侄孫侍行 》 —— [ 明 ] 程敏政
- 《 七月十七夜病起露坐偶成 》 —— [ 明 ] 程敏政
- 《 以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爲韻集古十四絕爲戶部白玢郎中題畫 》 —— [ 明 ] 程敏政
- 《 南京戶部主事王君彥奇作浮橋於上新河之鈔關 》 —— [ 明 ] 程敏政
- 《 題畫冊四時小景 》 —— [ 明 ] 程敏政
- 《 送陸司寇先生致仕還四明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