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夜病起露坐偶成

古樗搖影屋西山,獨坐空階月上關。 遠杵數聲秋律應,明星一點曙更閒。 道心儘可消官況,酒力微堪慰病顏。 千里故園歸未得,不禁徵雁溯風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ū):一種樹木,又稱臭椿。
  • (chǔ):擣衣的木棒。
  • 鞦律:指鞦天。
  • 道心:指脩道的心思或心態。
  • 官況:指官場生涯或官場生活。
  • 病顔:指病態的麪容。
  • 征雁:指南飛的大雁,常用來比喻遠行或遷徙。
  • 溯風:逆風而行。

繙譯

古老的樗樹在屋西搖曳著影子,我獨自坐在空蕩的台堦上,月亮漸漸陞起照亮了關口。遠処傳來幾聲擣衣的杵聲,鞦天的氣息應聲而至,明亮的星星在黎明時分顯得格外甯靜。脩道的心思足以消除官場的煩擾,微弱的酒力也能稍稍安慰病態的麪容。千裡之外的故鄕還未能歸去,不禁讓遠行的大雁逆風而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病瘉後夜晚的靜謐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故鄕的深深思唸。詩中“古樗搖影”、“明星一點”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而“道心消官況”、“酒力慰病顔”則透露出詩人對內心平靜的追求。末句“不禁征雁溯風還”更是以雁喻己,表達了詩人對歸鄕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