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諸公瀛洲勝會

翩翩李供奉,世號謫仙人。 帝齎錦繡襟,筆下如有神。 明公泰山秀,鼎甲自宸遴。 不薄南國遊,渺渺江東雲。 玉堂忝嘉會,律轉物華新。 再枉瓊瑤篇,滌我胸中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翩翩:形容風度或文采的優美。
  • 李供奉:指唐代詩人李白,因其曾任翰林供奉。
  • 謫仙人:被貶下凡的仙人,這裏指李白,因其才華橫溢,被比作天上貶下的仙人。
  • 帝齎:天賜。
  • 錦繡襟:形容文采華麗,才華橫溢。
  • 宸遴:帝王的選拔。
  • 南國遊:指南方的遊歷。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高官顯貴。
  • 律轉:指時序更迭,歲月流轉。
  • 瓊瑤篇:指美好的詩文。

翻譯

風度翩翩的李白,世人稱他爲謫仙人。 天賜他華麗的才華,筆下的文字彷彿有神助。 明公您如泰山般秀麗,是帝王親自選拔的鼎甲。 不輕視南方的遊歷,那遙遠的江東雲彩。 我在玉堂有幸參與這美好的聚會,隨着歲月的流轉,萬物更新。 再次收到您美好的詩篇,洗滌了我心中的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白的才華和風度,將其比作天上的謫仙人,形容其文采如錦繡,筆下有神。同時,也表達了對「明公」的敬仰,將其比作泰山,是帝王親自選拔的人才。詩中還表達了對南方遊歷的嚮往和對美好詩篇的珍視,體現了詩人對才華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欣賞。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才華與美好生活的嚮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