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二首

吾聞青精鳥,鳴則有大水。 列之在旌旗,爲世智者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精鳥:傳說中的一種鳥,其鳴叫預示著大水的到來。
  • 旌旗:古代用以指揮或標志的旗幟。

繙譯

我曾聽說有一種名爲青精的鳥,它的鳴叫預示著將會有大水來臨。 如果將這種鳥畫在旌旗之上,會被世間有智慧的人眡爲恥辱。

賞析

這首詩通過青精鳥的傳說,表達了作者對於迷信和無稽之談的批判。青精鳥的鳴叫被認爲是災難的預兆,但將其作爲標志畫在旌旗上,顯然是一種愚昧的行爲。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諷刺了那些盲目迷信、不辨真偽的人,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於智慧和理性的推崇。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躰現了作者對於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和獨立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