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劉秋江至煙霞
有鳥振奇羽,周遊隘八區。
嗟彼搶榆翅,一枝徒自娛。
素啄秋江水,今將睨天池。
偶值雲端樹,況是千尋枝。
積風負大翼,殊量非小知。
語君九萬程,君志定何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隘 (ài):狹窄。
- 搶榆 (qiǎng yú):指鳥短距離地飛躍榆樹。
- 睨 (nì):斜視,這裏指鳥兒斜視着天池,意指其志向高遠。
- 尋 (xún):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積風:積累風力,比喻積累力量。
- 殊量:非凡的度量或能力。
- 小知:小智慧,小見識。
- 九萬程:極言其遠,比喻極高的志向或目標。
翻譯
有一隻鳥兒,它的羽毛非常奇特,它周遊在狹窄的八方區域。 唉,那些只能短距離飛躍榆樹的鳥兒,只能在一條樹枝上自得其樂。 它有着潔白的喙,曾在秋天的江水中啄食,現在它斜視着天池,志向高遠。 偶然間,它飛到了雲端的樹上,而這樹枝竟有千尋之長。 它積累風力,揹負着巨大的翅膀,擁有非凡的能力,不是小智慧所能比擬的。 我告訴你,你的志向是九萬里的旅程,你的決心和志向究竟如何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兩種鳥兒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於追求高遠志向的讚美。詩中的「有鳥」象徵着那些有遠大抱負的人,它們不甘於平凡,追求更高的目標。而「搶榆翅」的鳥兒則代表了那些滿足於現狀,缺乏進取心的人。詩人通過描繪「有鳥」在秋江水中的生活,以及它對天池的嚮往,展現了其不凡的志向和能力。最後,詩人以問句結束,強調了對於志向和決心的重視,鼓勵人們要有遠大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