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東山陳宗享復到山論學兼示諸生
吾愛蘧伯玉,五十能知非。
吾慕衛武公,耄期不忘規。
芳名垂典訓,百世誠吾師。
嗟彼誇毗子,沾沾自滿攲。
隙光詎全照,掩鑑猶蔽虧。
井蛙不知天,甕裏蒙醯雞。
日月普空宇,萬物含光輝。
高明與廣大,臨照無隱微。
聖哲崇弘毅,小器非大知。
全功在知性,盡心乃不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蘧伯玉: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以賢德著稱。
- 衛武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國君,以長壽和賢明著稱。
- 耄期:指老年時期。
- 誇毗子:指自誇而軟弱的人。
- 滿攲:自滿而傾斜,比喻自滿而失去平衡。
- 隙光:透過縫隙的光線,比喻微小的智慧或見識。
- 掩鑑:遮蔽鏡子,比喻被矇蔽。
- 醯雞:小蟲,比喻見識短淺。
- 弘毅:寬廣而堅定。
- 小器:指心胸狹窄的人。
- 大知:大智慧。
翻譯
我愛蘧伯玉,他在五十歲時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我敬慕衛武公,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忘自我反省。 他們的美名留在了經典中,百世之後仍是我們的楷模。 可嘆那些自誇而軟弱的人,自滿而失去平衡。 他們的見識如同透過縫隙的光線,無法全面照見事物。 他們的智慧被矇蔽,如同被遮蔽的鏡子。 他們像井底之蛙,不知道天空的廣闊,像甕中的小蟲,見識短淺。 日月普照整個宇宙,萬物都沐浴着光輝。 高尚明達與寬廣深邃,無所不照,無所不顯。 聖哲之人推崇寬廣而堅定的品質,而心胸狹窄的人並非擁有大智慧。 真正的成功在於瞭解自己的本性,充分發展心智,才能無所遺漏。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蘧伯玉和衛武公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反省和不斷自我提升的推崇。詩中,作者批評了那些自滿而見識短淺的人,強調了寬廣的視野和堅定的品質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通過對比,詩篇傳達了一種追求高尚品質和智慧的人生觀,鼓勵人們不斷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