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峯
吾愛陽峯子,因之詢陽峯。
陽峯何面目,無乃陽峯同。
壁立幾萬仞,路盤幾百重。
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
匪但愛秀色,陽德當正中。
中山時出雲,沛雨瀰西東。
風雲一相遇,變化不可窮。
神速在呼吸,調變希神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峯子:指詩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隱士或道士。
- 壁立:形容山峯陡峭,像牆壁一樣直立。
-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等於八尺。
- 峭削:形容山峯陡峭尖銳。
- 金芙蓉:比喻山峯如金色蓮花般美麗。
- 陽德:指陽氣,即太陽的溫暖和光明。
- 正中:指太陽在天空中的最高點,即正午時分。
- 沛雨:充沛的雨水。
- 瀰:瀰漫,遍佈。
- 風雲一相遇:比喻天氣變化迅速。
- 神功:神奇的力量或技巧。
翻譯
我愛陽峯子,因此向他詢問陽峯的模樣。 陽峯有着怎樣的面貌呢?難道它與陽峯子相似嗎? 山峯陡峭如壁,高達萬仞,山路蜿蜒曲折,重疊百層。 秀麗的景色直插青天,山峯陡峭尖銳,宛如金色的蓮花。 我不僅愛這秀麗的景色,更愛那正午時分太陽的溫暖和光明。 當山中雲霧升起,充沛的雨水遍佈西東。 風雲一旦相遇,天氣變化便不可窮盡。 這種變化在呼吸間迅速發生,我渴望掌握這種神奇的調變技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陽峯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祕。詩中,「壁立幾萬仞,路盤幾百重」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山峯的高聳與險峻,而「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則用生動的比喻讚美了山色的美麗。後半部分轉向對自然力量的讚美,通過「風雲一相遇,變化不可窮」等句,表達了自然界變幻莫測的魅力,以及詩人對掌握自然奧祕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陪諸公瀛洲勝會 》 —— [ 明 ] 湛若水
- 《 遊南嶽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無來耗作歌遲之二章 》 —— [ 明 ] 湛若水
- 《 遊羅浮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鬥潭八景圩上觀瀾 》 —— [ 明 ] 湛若水
- 《 新春出遊白石試筆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翰目王嘉言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題終慕卷爲安福王良輔翰臣 》 —— [ 明 ] 湛若水
- 《 治官舍後小圃種蔬大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