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 曾棨
重宣恩詔向窮邊,蕃落依稀似昔年。 酋長拜迎張繡幌,羌姬歌舞散金錢。 葡萄夜醉氍毹月,騕嫋晨嘶苜蓿煙。 百寶嵌刀珠飾靶,部人知是漢張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蕃落:指邊疆的少數民族部落。
  • 酋長:部落的首領。
  • 繡幌:華麗的帳幕。
  • 羌姬:羌族的女子。
  • 散金錢:撒錢以示慶祝。
  • 葡萄夜醉:夜晚飲酒作樂。
  • 氍毹(qú shū):一種毛織的地毯。
  • 騕嫋(yǎo niǎo):馬的別稱。
  • 苜蓿(mù xu):一種牧草。
  • 百寶嵌刀:刀上鑲嵌着各種寶石。
  • 珠飾靶:靶子上裝飾着珍珠。
  • 張騫:漢代著名的使節,曾出使西域。

翻譯

再次宣讀皇帝的恩詔前往邊遠的西域,那裏的部落景象依稀如往昔。部落首領恭敬地迎接,帳幕華麗,羌族女子載歌載舞,撒下金錢慶祝。夜晚,人們在月光下飲酒作樂,踩着毛織地毯;清晨,馬兒在苜蓿草的煙霧中嘶鳴。寶刀上鑲嵌着各種寶石,靶子上裝飾着珍珠,部落的人們知道這是漢代的張騫再次到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使節重訪西域的盛況,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和異域風情。詩中「酋長拜迎張繡幌,羌姬歌舞散金錢」生動地描繪了當地人的迎接場面,而「葡萄夜醉氍毹月,騕嫋晨嘶苜蓿煙」則傳達了夜晚的歡愉和清晨的寧靜。結尾以張騫的典故,暗示了使節的尊貴身份和歷史的深遠影響。

曾棨

曾棨

明江西永豐人,字子啓,號西墅。永樂二年進士。授修撰。與同年進士二十八人讀書文淵閣。善書法,工文章。與修《永樂大典》,進少詹事。館閣中自解縉、胡廣以後,諸大製作,多出其手。卒諡襄敏。有《西墅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