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仞 (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八尺。
- 瀨 (lài):水流湍急的地方。
- 鞅 (yāng):古代套在馬頸上的皮帶。
- 薴袍 (zhù páo):用薴麻製成的袍子。
- 嘷 (háo):同「嗥」,大聲叫。
- 行囊 (xíng náng):旅行時攜帶的包裹。
- 水曹 (shuǐ cáo):指水部,古代官署名,負責水利事務。
翻譯
站在高高的橋山上,眺望遠方,山峯聳立,高達萬仞,我輕裝前來,不覺勞累。 近城的石瀨水流清澈,洗淨了馬頸上的塵土,不知何處山風吹裂了我的薴麻袍子。 馬兒脫去了鞍銜,隨意地在地面上休息,犬兒因驚見冠蓋而隔着林子大聲叫喚。 燈前試着整理行囊中的贈品,太史的新篇章寫得像水部的官員一樣流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程敏政在昌平的旅途所見所感。詩中,「萬仞橋山」與「輕裝來慣」形成對比,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敬畏與自身旅途的輕鬆。通過「石瀨清塵鞅」和「山風裂薴袍」的細膩描寫,傳達了旅途中的清新與自然的粗獷。末句提及太史的新篇章,暗示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讚賞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風光的深刻感受與對文學的熱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盆梅爲南園蔣大監賦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平江總戎二絕 》 —— [ 明 ] 程敏政
- 《 張廷芳李若虛二憲副及江廷諸憲僉約遊西湖左時翊大參後至得聯句十首時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鄉舉同年會集武學得請字 》 —— [ 明 ] 程敏政
- 《 病後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待檉居杜生不至用舊韻一首 》 —— [ 明 ] 程敏政
- 《 五月八日翰林前堂坐書所見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韻賀李學士賓之誕子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