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闕里:地名,相傳爲春秋時期孔子授徒之所。
- 尼山:山名,位於山東曲阜,相傳爲孔子的出生地。
- 鬱蒼蒼:形容山色深綠,茂盛的樣子。
-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這裏指祭祀活動。
- 孔林: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位於山東曲阜。
- 堪輿:古代的風水學說。
- 周典:指周朝的典籍和制度。
- 掌故:歷史上的典故和故事。
- 進修: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的學問。
- 升堂:比喻學問或地位達到較高的層次。
翻譯
尼山在東邊山腳下鬱鬱蔥蔥,離去的道路都不足百里長。 不知何時能舉行祭祀儀式,一整夜的夢境都圍繞着宮牆。 孔林的風水無需多言,周朝的典籍中藏有許多歷史故事。 內心自愧不如,自言自語,何時才能繼續學習,敢於攀登學問的高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孔子的敬仰和對學問的渴望。詩中,「尼山」、「孔林」等詞語勾勒出濃厚的文化氛圍,而「俎豆」、「周典」則體現了對古代禮儀和典籍的尊重。末句「進修何日敢升堂」直抒胸臆,表達了作者對學問追求的迫切心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齋夜與汪伯諧庶子陸鼎儀張啓昭諭德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題扇寄大衍聖公 》 —— [ 明 ] 程敏政
- 《 題郭總戎畫卷 》 —— [ 明 ] 程敏政
- 《 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 —— [ 明 ] 程敏政
- 《 慰李世賢學士喪子 》 —— [ 明 ] 程敏政
- 《 八月二十一日飲城東夏氏園 》 —— [ 明 ] 程敏政
- 《 郭熙雪浦待渡圖爲楊孟瑛主事賦 》 —— [ 明 ] 程敏政
- 《 三月廿六日飲鏡川楊學士後樂園亭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