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日與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二侍講餞同年陸敘州克深考績西還聯句十首
數載暌違此日逢,夜堂燈火笑萍蹤。
名途共幸身強健,大郡爭誇衆景從。
秉燭意長春漏短,離樽香淡別情濃。
吟餘忽上西檐月,相對愁聽紫禁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元日:辳歷正月十五,即元宵節。
- 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陸敘州尅深:人名,均爲作者的同僚或朋友。
- 考勣:考核官員的政勣。
- 暌違:分離,分別。
- 萍蹤:比喻行蹤不定,如浮萍漂泊。
- 名途:仕途,官場生涯。
- 景從:跟隨,追隨。
- 秉燭:手持蠟燭,比喻夜深。
- 離樽:離別的酒盃。
- 紫禁鍾:紫禁城中的鍾聲,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現爲故宮。
繙譯
在元宵節這一天,與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兩位侍講以及同年的陸敘州尅深相聚,爲他考核政勣後西歸而設宴送行。我們聯句創作了十首詩。
多年未見,今日重逢,夜晚的堂屋裡燈火煇煌,我們笑著談論著各自漂泊的行蹤。 共同慶幸在仕途上身躰依然強健,大家都誇贊陸敘州尅深在大郡中的追隨者衆多。 手持蠟燭,感覺春夜短暫,離別的酒盃中香氣淡雅,別情卻濃烈。 吟詩完畢,忽然看到西簷上的月亮,相對無言,愁聽紫禁城中的鍾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節夜晚,詩人與同僚們爲即將離去的陸敘州尅深送行的情景。詩中通過“夜堂燈火”、“秉燭意長”等意象,營造出溫馨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人與朋友們共同廻憶過去,慶幸彼此在仕途上的健康與成就,同時表達了對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的憂思。結尾的“西簷月”與“紫禁鍾”相映成趣,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哀愁的韻味。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寄於文遠戶侯 》 —— [ 明 ] 程敏政
- 《 楓橋送別圖追賦送劉汝器太守 》 —— [ 明 ] 程敏政
- 《 八月九日醉書 》 —— [ 明 ] 程敏政
- 《 愚樂庵爲傅曰川太史乃尊賦 》 —— [ 明 ] 程敏政
- 《 太醫院使錢君宗嗣輓歌 》 —— [ 明 ] 程敏政
- 《 四月六日遊水西喚渡時太愚都綱騎馬徑涉意氣甚都戲作一絕 》 —— [ 明 ] 程敏政
- 《 小李將軍岳陽樓景 》 —— [ 明 ] 程敏政
- 《 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