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冷吹摶沙沒草萊,日高陰色未全開。
人穿敗葉林中去,路指荒城盡處回。
旅舍晨炊供熟黍,譙樓晚角弄殘梅。
五年不識風塵苦,兩度叨陪李賀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巳日:中國古代曆法中的一種記日法,此處具體日期需查證。
- 長至:指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
- 世賢太史:指當時的史官或學者,具體人物需查證。
- 陪祀山陵:陪同祭祀山陵,指參與對先祖或重要人物的祭祀活動。
- 沙河道中:沙河,地名,道中指在途中。
- 廉伯:人名,具體身份需查證。
- 冷吹摶沙:冷風吹動沙粒。
- 沒草萊:掩蓋了草地。
- 陰色:指天空的陰暗色。
- 敗葉林:落葉堆積的樹林。
- 荒城:廢棄或荒涼的城池。
- 旅舍:旅館。
- 熟黍:煮熟的黍米,一種糧食。
- 譙樓:古代城門上的瞭望樓。
- 晚角:傍晚時分的號角聲。
- 弄殘梅:指梅花凋零的景象。
- 風塵苦:旅途的艱辛。
- 兩度叨陪:兩次有幸陪同。
-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此處可能指與李賀相似的文人。
翻譯
冷風吹動沙粒,掩蓋了草地,太陽高掛,天空的陰暗色還未完全散開。人們穿過落葉堆積的樹林,路指向荒涼城池的盡頭,然後返回。旅館的早晨供應煮熟的黍米,傍晚時分,城門上的瞭望樓傳來號角聲,梅花凋零的景象被巧妙地描繪。五年未曾體驗旅途的艱辛,這次有幸兩次陪同,彷彿與李賀一同來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通過冷風、沙粒、陰天、落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荒涼而深沉的氛圍。詩中「旅舍晨炊供熟黍,譙樓晚角弄殘梅」一句,既展現了旅途生活的細節,又通過「殘梅」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旅途的孤寂。結尾提到「兩度叨陪李賀來」,表達了對文人生活的嚮往和對李賀詩意的共鳴,增添了詩的文化內涵和情感深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送董學士尚矩赴南京禮部侍郎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定西侯畫萊次俞振恭侍郎韻 》 —— [ 明 ] 程敏政
- 《 與亨大懋衡二太史天瑞元益貫之三給事同遊神樂觀是日廉伯有約不至 》 —— [ 明 ] 程敏政
- 《 寄衍聖公昆弟 》 —— [ 明 ] 程敏政
- 《 壽錦衣魯宣百戶母八十兼受封 》 —— [ 明 ] 程敏政
- 《 途中寄別官主事廉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克寬弟南還至茶庵獨歸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劉尚質舍人乃兄還巴陵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