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林驛壁間大行人張器之詩韻

· 童軒
使車遙度古梁州,行色俄驚及早秋。 淺水黃茅山外路,斜陽紅樹驛邊樓。 牛羊出沒居民少,豺虎縱橫過客愁。 回首故鄉何處是,清霜一夜上人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車:使者的車。
  • 梁州:古代地名,今陝西一帶。
  • 行色:出行時的情景。
  • 俄驚:突然驚覺。
  • 黃茅:黃色的茅草。
  • 紅樹:鞦天變紅的樹葉。
  • 驛邊樓:驛站旁邊的樓閣。
  • 牛羊出沒:指牛羊在草地上自由走動。
  • 豺虎縱橫:比喻盜賊或戰亂頻繁。
  • 過客:旅途中的人。
  • 廻首:廻頭看。
  • 清霜:清晨的霜。
  • 上人頭:比喻時間流逝,人變老。

繙譯

使者的車緩緩駛過古老的梁州,我突然驚覺已是早鞦時節。山間小路旁,淺水邊長滿了黃色的茅草,斜陽下,驛站旁的樓閣映襯著紅葉。牛羊在草地上自由走動,居民稀少,而盜賊和戰亂讓旅途中的人感到憂愁。廻頭望去,故鄕在哪裡呢?一夜之間,清晨的霜已經悄然爬上了我的發梢,提醒我時光的流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者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鞦景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淺水黃茅山外路,斜陽紅樹驛邊樓”一句,以色彩對比鮮明,展現了鞦日的甯靜與淒美。而“廻首故鄕何処是,清霜一夜上人頭”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和嵗月無情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童軒的詩歌才華。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