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 童軒
授衣又值景荒涼,澤國砧聲夜有霜。 病後欲尋元亮隱,愁來無復孟嘉狂。 樹連涼館迷秋色,潮落橫塘冷夕陽。 卻憶冶城山上約,不勝清興攪吟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授衣:指九月,古代九月制備鼕衣,稱爲授衣。
  • 澤國:多水的地方。
  • 砧聲:擣衣聲。
  • 元亮:指陶淵明,字元亮,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孟嘉狂:孟嘉是東晉時期的名士,以放蕩不羈著稱。
  • 涼館:涼亭,供人休息的地方。
  • 橫塘:地名,在今江囌省南京市。
  • 冶城:地名,在今江囌省南京市。
  • 清興:清雅的興致。
  • 攪吟腸:指心情激動,思緒萬千,難以平靜。

繙譯

九月來臨,景色荒涼,水鄕的夜晚擣衣聲中帶著霜意。 病後想要尋找像陶淵明那樣的隱居生活,但憂愁襲來,無法像孟嘉那樣放蕩不羈。 樹木與涼亭交織成鞦色的迷離,潮水退去,橫塘在冷冷的夕陽下顯得格外孤寂。 廻憶起在冶城山上的約定,清雅的興致讓我思緒萬千,難以平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的荒涼景象,通過“授衣”、“澤國砧聲”等詞語,傳達出季節的變遷和夜晚的寒意。詩中“病後欲尋元亮隱”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而“愁來無複孟嘉狂”則透露出內心的憂愁與無法釋放的情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鞦日的孤寂與詩人的思緒。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鞦日景象的深刻感受與內心世界的複襍情感。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

童軒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