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莘摯:古代賢人,以節儉著稱。
- 永圖:長遠的計劃或目標。
- 躋:達到。
- 百千●:此處可能指百歲千秋,即長壽之意。
- 國脈:國家的命脈或根本。
翻譯
我聽說古代賢人莘摯曾言,節儉之德是懷抱長遠規劃的體現。小節儉體現在財物的節約,大節儉則是心無旁騖。越是節儉,德行越是精純,精純至一,與天道同行。節儉的老人已達到七十歲高齡,七十年來,他始終保持着節儉的生活方式。祝願他長壽超過百歲千秋,這樣國家的命脈也將隨之長久繁榮。
賞析
這首詩以節儉爲主題,通過對古代賢人莘摯的引用,強調了節儉之德的重要性。詩中「小儉財用節,大儉意必無」一句,巧妙地區分了節儉的不同層次,指出真正的節儉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節約,更是精神上的超脫。後文以「儉翁」七十歲的高齡爲例,讚頌了他一生堅守節儉的美德,並祝願他長壽,以此寓意國家的長久繁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節儉美德的崇高敬意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甲午正月十一日於方山張中丞所作會限五字同音之韻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嶽訪胡致堂五峯兄弟故居 》 —— [ 明 ] 湛若水
- 《 贈侍御沈君南湖僉憲之山東詩 》 —— [ 明 ] 湛若水
- 《 於觀音閣餞樑天壺宗烈同府 》 —— [ 明 ] 湛若水
- 《 酬方吏部石泉與煙霞同板築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胡舍人立之 》 —— [ 明 ] 湛若水
- 《 爲汪節夫尚和題德馨堂詩 》 —— [ 明 ] 湛若水
- 《 漫天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