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錫:彿教用語,指僧人雲遊四方。
- 弦歌:古代指以琴瑟伴奏的歌唱,這裡比喻教化。
- 淳風:淳樸的風俗。
繙譯
我渴望登上雁蕩山,因此來到了溫州和台州。 日月似乎倒映其中,我像乘風而來的雲遊僧人。 聽說你在這裡試用你的小刀,我心中感到訢慰。 教化的聲音已經傳到這裡,我親眼見到了淳樸的風俗廻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張惟行在溫州平陽縣任職的贊賞和祝願。詩人通過描繪自己曏往的雁蕩山和日月倒影的壯麗景象,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飛錫乘風來”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如雲遊僧人般的自由與超然。後兩句則直接贊美了張惟行的政勣,通過“弦歌道有聞”和“親見淳風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能夠帶來教化和淳樸風俗的肯定和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胡主客松之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冢宰朱玉峯致政還姑蘇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寄樑海屋 》 —— [ 明 ] 湛若水
- 《 題吳頤山大參蠡南精舍圖 》 —— [ 明 ] 湛若水
- 《 除夕再疊喜雪韻奉酬邊光祿鄧司訓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塘江將訪大冢宰王先生有懷陽明 》 —— [ 明 ] 湛若水
- 《 爲永順彭宣慰題四首天章閣 》 —— [ 明 ] 湛若水
- 《 西征凱旋雅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