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侍御洪峻之巡鹺竣事還婺源詩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岡。爰服四美兮,兩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維揚之士民兮,念與之長。
念之長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脫。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歸途?
會化兮三山之陽,同志翕聚兮天日。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
豈伊人之岐徑兮,無然倀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爰 (yuán):於是。
- 四美:指四種美德。
- 維揚:指揚州。
- 口碑:指民衆的評價。
- 化:教化。
- 翕聚:聚集。
- 砥:磨刀石,比喻平坦。
- 周行:大道。
- 岐徑:岔路。
- 倀倀 (chāng chāng):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
翻譯
有一位美好的人,在福山的山岡上。他擁有四種美德,是兩淮地區的榮耀。 淮河清澈深邃,水流廣闊無垠。揚州的士人和百姓,思念他並希望他長久。 對他的長久思念如何表達?如同無法脫下的靴子。民衆的評價,怎能輕易忘記歸途? 在三山的南面,教化即將完成,志同道合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天空和太陽都顯得堂堂正正。大道如同磨刀石一般平坦,誰來指引正確的道路? 難道是他人的岔路,不要迷茫不知所措。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一位在福山之岡上的人,他擁有四種美德,成爲兩淮地區的光輝。詩中通過淮河的清澈深邃和水流的廣闊,象徵了這位人物的品德和影響力。揚州的士民對他的思念,如同無法脫下的靴子,表達了深深的依戀和不捨。詩的結尾提到大道如砥,暗示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鼓勵人們不要迷茫,要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德和正確道路的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新歲六日淩江驛新晴即事四絕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江君一桂之廣右太平守 》 —— [ 明 ] 湛若水
- 《 賀大中丞張靜峯徵廣之東西兩收奇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右劉善庵欽道乞題母墓碑 》 —— [ 明 ] 湛若水
- 《 謝南崖陳光祿寄年譜鐫金絕句 》 —— [ 明 ] 湛若水
- 《 壽喬白巖冢宰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感興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宿湖口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