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韻

長魚有奇種,運鬣翳南溟。 一朝生羽翼,九萬起雲程。 二儀範淑質,日邁月斯徵。 霜風吹百草,百草爲不馨。 願言自栽培,不逐衆衰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運鬣(yùn liè):指魚鰭,這裏比喻魚的動作或狀態。
  • (yì):遮蔽。
  • 南溟(nán míng):指南方的海洋。
  • 羽翼:翅膀,比喻能夠飛翔的能力。
  • 九萬:極言其高遠。
  • 起雲程:比喻開始遠大的旅程。
  • 二儀:指天地。
  • 範淑質:指天地間的善良品質。
  • 日邁月斯徵:形容時間的流逝。
  • 霜風:寒冷的風。
  • 願言:希望。
  • 自栽培:自我培養,自我提升。
  • 不逐衆衰榮:不隨大流,不隨波逐流。

翻譯

有一種奇特的魚,它的鰭在南方的海洋中自由擺動。 一旦它長出了翅膀,就能飛向九萬里的高空,開始它的雲端之旅。 天地間孕育着善良的品質,隨着日月的更替而不斷前行。 寒冷的風吹過,百草失去了芬芳。 希望自己能夠自我培養,不隨波逐流,不隨衆生的興衰而變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種奇特的魚,表達了作者對於自我提升和不隨波逐流的嚮往。詩中,「長魚」象徵着有潛力和能力的人,而「生羽翼」和「九萬起雲程」則形象地描繪了這種潛力和能力的釋放,以及隨之而來的遠大前程。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自我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在變化無常的世界中保持獨立和堅韌的品格。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充滿了哲理和啓示。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