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洪覺山方時素將至樵

二妙福山秀,一身當三千。 潛心已深造,況乃得其門。 路遠夢魂憊,不見八九年。 其人天下士,其學百世傳。 誰謂室是遠,索我樵雲巔。 初聞喜不寐,所喜非寒暄。 此道期坐進,共入無窮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妙:指兩位傑出的人物。
  • 福山:地名,可能指某個具有福氣或重要意義的山。
  • 潛心:專心致志,深入研究。
  • 深造:進一步學習和研究,達到更高的水平。
  • 得其門:找到了正確的途徑或方法。
  • 路遠:距離遙遠。
  • 夢魂:指夢中的精神或靈魂。
  • :疲倦,疲憊。
  • 天下士:指在天下間有名望的士人。
  • 百世傳:指其學問或名聲能夠流傳百世。
  • :尋找,尋求。
  • 樵雲巔:樵夫砍柴的山巔,這裏可能指詩人的居所或隱居之地。
  • 不寐:失眠,不能入睡。
  • 寒暄:指日常的問候和交談。
  • 坐進:指靜坐修煉,達到更高的境界。
  • 無窮天:指無限高遠的境界或天界。

翻譯

兩位傑出的人物在福山顯赫,一個人的力量抵得上三千。他們專心致志地深入研究,更找到了正確的途徑。雖然路途遙遠,夢中的精神也感到疲憊,已經八年九年未見。他們是天下間有名望的士人,他們的學問能夠流傳百世。誰說距離遙遠,我在樵夫砍柴的山巔尋找他們。初次聽到他們即將到來的消息,我高興得無法入睡,我所高興的並非日常的問候和交談。我們期待通過靜坐修煉,共同進入那無限高遠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兩位傑出學者的敬仰和期待重逢的喜悅。詩中,「二妙」和「福山」象徵着學者的卓越和學問的高深,而「潛心深造」和「得其門」則體現了他們對學問的專注和成就。詩人的情感由遠及近,從對遠方學者的思念到得知他們即將到來的喜悅,情感真摯而深沉。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共同追求更高境界的嚮往,展現了學者間深厚的情誼和對學問的共同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