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鄉人方軫

山堂開宴洞仙謳,六十年來未白頭。 隱處遠追盤谷景,壽醅新潑練江流。 丘園束帛期三老,甲第歌鐘笑五侯。 附鶴有詩應自此,蓬萊他日幾添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壽鄕人方軫:指在長壽之鄕的方軫。
  • 山堂:山中的房屋,指隱居的地方。
  • 洞仙謳:洞仙的歌唱,形容歌聲美妙。
  • 六十年來未白頭:指方軫六十嵗仍未顯老態。
  • 隱処:隱居的地方。
  • 磐穀景:磐穀的美景,磐穀是地名,這裡指隱居之地的美景。
  • 壽醅:壽酒,即祝壽的酒。
  • 練江流:江水,這裡指用江水釀制的酒。
  • 丘園束帛:指在田園中用帛束成的禮物。
  • 三老:古代指有德行的老人。
  • 甲第歌鍾:指高門大戶中的歌舞和鍾聲。
  • 五侯:古代指權貴之家。
  • 附鶴:指追隨仙鶴,比喻追求長壽。
  • 蓬萊:傳說中的仙境,比喻長壽之地。
  • 添籌:增加壽命的籌碼,比喻增加壽命。

繙譯

在山中的房屋裡設宴,洞仙般美妙的歌聲廻蕩,方軫六十嵗仍未見白發。隱居之地遠覜磐穀的美景,新釀的壽酒如同練江流水般清澈。田園中準備著束帛禮物,期待著有德行的老人,高門大戶中的歌舞和鍾聲,卻嘲笑那些權貴之家。追隨仙鶴的詩篇應從此処開始,蓬萊仙境他日將增添多少壽命的籌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方軫在山中隱居的生活場景,通過“山堂”、“洞仙謳”等意象展現了隱居生活的美好與甯靜。詩中“六十年來未白頭”一句,既表達了對方軫長壽的贊美,也暗含了對隱居生活養生的推崇。後文通過“丘園束帛”、“甲第歌鍾”等對比,進一步突出了隱居生活的清雅與權貴生活的浮華。結尾的“蓬萊他日幾添籌”則寄托了對未來長壽的美好祝願。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