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大雨赴齋所

黑雲連陣雨聲寒,騎馬蕭蕭向掖垣。 平地急驚成海子,御溝全似瀉河源。 擔夫沒屩猶探路,從吏篝燈不到門。 小坐未眠聞屋漏,旋移齋榻過前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形容馬蹄聲。
  • 掖垣:宮牆。
  • 海子:這裡指積水成湖。
  • 禦溝:皇宮中的水溝。
  • 河源:河流的源頭,這裡比喻水流很大。
  • 擔夫:挑夫。
  • 沒屩:屩(juē),草鞋。沒屩指草鞋被水淹沒。
  • 篝燈:提燈。
  • 屋漏:屋內漏雨。
  • 齋榻:齋戒時用的牀榻。
  • 前軒:前麪的走廊。

繙譯

黑雲密佈,雨聲陣陣帶來寒意,我騎著馬,馬蹄聲蕭蕭地穿過宮牆。 平地上急速的雨水滙聚成湖,皇宮的水溝像河流源頭一樣洶湧流出。 挑夫的草鞋被水淹沒,仍在探路前行,隨從提著燈卻無法到達門口。 我稍坐片刻,未能入睡,聽到屋內漏雨聲,隨即移動齋戒用的牀榻到前麪的走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程敏政在六月二十八日遭遇大雨時的情景。詩中通過“黑雲”、“雨聲”、“海子”、“禦溝”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雨勢的猛烈和積水之深。詩人的行程受阻,從“騎馬蕭蕭”到“小坐未眠”,再到“鏇移齋榻”,展現了雨中行路的艱難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旅途艱辛的感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