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謁西陵飯昌平劉奉祠家次韻李世賢太史

何處同君寄一餐,昌平縣裏舊祠官。 停驂已忘征途倦,撫景惟慚得句難。 百辟分班朝太寢,五雲回首認長安。 行人盡說清明近,不似常年節氣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è):拜見。
  • 西陵:指皇帝的陵墓。
  • 昌平:地名,今屬北京。
  • 祠官:管理祠堂的官員。
  • 停驂(cān):停馬。
  • 撫景:觀賞景色。
  • 太寢:皇帝的陵寢。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象徵皇帝的氣象。
  • 長安:古代都城,此處指北京。
  • 節氣:中國古代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劃分的二十四個時段,每個時段稱爲一個節氣。

翻譯

在哪裏能與你一同寄宿一餐呢?在昌平縣的舊祠堂裏,我找到了管理祠堂的官員。 停下馬匹,我已經忘記了旅途的疲憊,只是觀賞這景色時,感到難以得到佳句。 百官分列,朝拜皇帝的陵寢,回首望去,五彩祥雲讓我想起了長安。 過往的行人都在說清明將近,但今年的節氣並不像往年那樣寒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明時節詩人前往西陵拜謁的情景,以及在昌平縣劉奉祠家的所見所感。詩中,「停驂已忘征途倦」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疲憊已經忘卻,而「撫景惟慚得句難」則流露出對美景的欣賞與創作的艱難。後兩句通過對朝拜場景和天氣的描寫,展現了清明時節的莊嚴與溫暖,與常年的寒冷形成對比,體現了詩人對節氣的敏感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