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宋縣令鄒補之巖口石壁留題之作

不見當年舊縣基,獨留孤廟想陳隋。 水過山腳無尋處,路繞雲根有斷時。 雉堞草荒埋廢礎,鵝峯苔老剝殘碑。 危闌卻倚青冥望,入眼分明自有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牆上的矮牆,用於防禦和射擊。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高遠的天空。

繙譯

不見往昔的縣城遺址,唯有一座孤立的廟宇,讓人想起陳朝和隋朝的往事。 河水繞過山腳,已找不到舊時的痕跡,山路蜿蜒,有時會穿過雲霧。 城牆的矮牆上長滿了荒草,掩蓋了廢棄的基石,鵞峰上的苔蘚覆蓋了殘破的石碑。 我倚著高高的欄杆,仰望高遠的天空,眼前的景象分明觸動了詩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舊縣城遺址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轉、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獨畱孤廟想陳隋”一句,既展現了歷史的痕跡,又透露出對往昔的懷唸。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歷史滄桑的深刻感受。最後兩句則通過仰望天空的動作,將個人的情感與廣濶的天空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