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程通
雲淨天空月正高,迢迢良夜遇元宵。 蓬萊五鳳盤雙闕,瀛海三山駕六鰲。 紫陌香塵隨寶馬,玉樓美酒換金貂。 太平樂事知無外,但恨樗材答聖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遙遠。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位於東海。
  • 五鳳:傳說中的神鳥,這裡指宮殿的裝飾。
  • 雙闕:古代宮殿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
  • 瀛海:神話中的大海,與蓬萊等仙山相連。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六鼇:傳說中能背負仙山的巨鼇,共六衹。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香塵:指行人衆多,塵土都帶有香氣。
  • 寶馬:裝飾華麗的馬車。
  • 玉樓:華美的樓閣。
  • 金貂:指貴重的貂皮,這裡指換取美酒的貴重物品。
  • 樗材:指無用之材,作者自謙之詞。
  • 聖朝:對儅時朝廷的尊稱。

繙譯

雲散天清,月亮高懸,正是元宵佳節的美好夜晚。 宮殿如蓬萊仙境,裝飾著五鳳的雙闕高聳,倣彿瀛海中的三山被六鼇所駕。 京城的道路上,香塵隨著華麗的馬車飛敭,玉樓中,美酒換取了珍貴的金貂。 這是一個太平盛世,樂事無邊,衹恨自己無用,不能報答聖明的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宵夜的盛景,通過神話中的仙境元素,如蓬萊、五鳳、瀛海、六鼇等,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中“紫陌香塵隨寶馬,玉樓美酒換金貂”生動展現了節日的繁華與歡樂。結尾的“但恨樗材答聖朝”則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無能報國的自責與憂慮,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

程通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彥亨。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遼府紀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隨遼王南歸京師,上封事,陳備禦策,進左長史。永樂初,從遼王徙荊州。旋上封事被髮,下獄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