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嶧山感懷

頹垣帶嶧山,門是紀子郭。 有德不在險,胡乃大去國。 狐狸穴姬壟,猿鳥悲日落。 樂極哀忽生,悽風滿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頹垣:坍塌的牆。
  • 嶧山:山名,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 紀子郭:紀國的城郭。
  • 有德不在險:意指國家的安全不在於地理的險要,而在於君主的德行。
  • 衚迺:爲何。
  • 大去國:指國家滅亡。
  • 姬壟:姬姓的墳墓,姬姓是周朝的國姓。
  • 寥廓:空曠,廣濶。

繙譯

坍塌的牆環繞著嶧山,門前是紀國的城郭。 國家的安全不在於地理的險要,爲何國家會滅亡。 狐狸在姬姓的墳墓中築巢,猿猴和鳥兒在日落時分悲鳴。 歡樂之後突然生出悲哀,淒涼的風充滿了廣濶的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嶧山的頹垣和紀國的遺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深刻感慨。詩中“有德不在險”一句,深刻指出了國家的安全不僅僅依賴於地理的險要,更重要的是君主的德行。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以狐狸穴姬壟、猿鳥悲日落來象征國家的衰敗和人民的哀愁,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沉哀思。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