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精舍:指精心修建的學舍或書院。
- 甫成:剛剛建成。
- 寄懷:寄託情懷。
- 覺山侍御:指湛若水的朋友,可能是一位官員或學者,名字中帶有「覺山」。
- 講堂:指書院中的講學場所。
- 一悟:突然領悟。
- 天開:比喻心境豁然開朗,如同天空開闊。
- 上起亭雲高臺:指在講堂之上建有亭子和高臺,雲霧繚繞,形容其高遠。
- 臺下三千弟子:形容學生衆多,三千爲虛數,表示很多。
- 夢想:此處指向往、思念。
翻譯
我的學舍剛剛建成,便寄去這份情懷給覺山侍御。 在講堂中突然領悟,心境豁然開朗,上面建有亭子和高臺,雲霧繚繞。 臺下聚集着衆多的學生,他們都在嚮往着覺山的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湛若水對自己新建學舍的喜悅,以及對遠方友人覺山侍御的思念。詩中「講堂一悟天開」描繪了作者在講學中獲得的頓悟,心境如同天空般開闊。而「臺下三千弟子,夢想覺山歸來」則展現了學生們對覺山的敬仰和期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辛亥臘月十八日初得上唐精舍之地於張氏以上塘作上唐蓋有三唐焉帝堯爲上唐李唐爲中唐若五代之唐斯爲下矣偶得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常德車別駕之湖南 》 —— [ 明 ] 湛若水
- 《 登青霞冼子潘子讀書檯有感 》 —— [ 明 ] 湛若水
- 《 劉郎蓮峯子求予書予援筆漫興飄然於東海之濱矣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李鼇峰別駕二首 其一 答白雲 》 —— [ 明 ] 湛若水
- 《 和孫月崖大巡海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疊韻酬洗奕倩 》 —— [ 明 ] 湛若水
- 《 登九華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