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常德車別駕之湖南
佩玉身若槁,志在朱陵天。
襟懷全楚闊,胸蕩洞庭煙。
使君乘別駕,冠蓋何翩翩。
去問常德俗,令我心飄然。
聖師問得人,澹臺部下賢。
身心是公事,何煩入室焉。
若訪蔣生徑,寧無切琢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佩玉:身上佩戴的玉飾,象徵身份和品德。
- 槁:乾枯,形容身體瘦弱。
- 朱陵天:指仙境,朱陵即朱陵洞天,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位於湖南衡山。
- 襟懷:胸懷,抱負。
- 全楚:指整個楚地,即湖南一帶。
- 胸蕩:胸懷寬廣,能容納。
- 洞庭煙:洞庭湖上的霧氣,這裏比喻胸懷廣闊如洞庭湖。
- 使君:對別駕的尊稱。
- 別駕:古代官職名,州刺史的佐吏。
- 冠蓋:官員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員。
- 翩翩:形容風度優雅。
- 常德俗:常德地區的民風習俗。
- 澹臺:人名,指澹臺滅明,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以賢德著稱。
- 部下賢:指澹臺滅明的部下中有賢人。
- 切琢:切磋琢磨,比喻學問上的探討和交流。
翻譯
身上佩戴着玉飾,身體雖瘦弱,但志向在於仙境朱陵天。胸懷全楚之地,胸中能容納洞庭湖的煙波。別駕大人乘坐着冠蓋華麗的車輛,風度翩翩。去探訪常德的民風習俗,令我心中感到飄然。聖師詢問是否得到人才,澹臺的部下中有賢人。身心都致力於公事,何必煩惱進入室內呢。如果訪問蔣生的路徑,難道沒有切磋琢磨的言語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身負重任的官員形象,他雖然身體瘦弱,但胸懷壯志,志在仙境,表現出超凡脫俗的情懷。詩中通過對別駕的描寫,展現了其優雅的風度和對公事的專注。同時,通過對常德俗和澹臺部下賢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地方文化和人才的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士人的理想與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代簡寄對山狀元 》 —— [ 明 ] 湛若水
- 《 問庵僉憲馬君宗孔求題圃中樓亭四首宗德樓 》 —— [ 明 ] 湛若水
- 《 別後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長江雜詠十一首大勝關 》 —— [ 明 ] 湛若水
- 《 賀聞人母太孺人六十六華誕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葉生春芳還惠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董東湖道卿母挽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夏官孫君文宿參藩四川詩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