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與汪伯諧劉希賢吳原博同寅聯句

滿院涼風透葛衣,雨餘輕扇不須揮。 齋居靜覺心無累,吟榻清期願不違。 瓦鼎日長煙篆嫋,銅壺天遠漏聲稀。 萊羹茗盌同三宿,詩陣堂堂未解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透葛衣:透,穿透;葛衣,用葛佈制成的夏衣。
  • 輕扇:輕便的扇子。
  • 齋居:指在書房或靜室中居住。
  • 吟榻:指吟詩時所坐的榻。
  • 瓦鼎:用瓦制成的鼎,常用於煮茶或煮葯。
  • 菸篆裊:菸篆,指香菸繚繞如篆字;裊,形容菸霧繚繞的樣子。
  • 銅壺:古代計時器,又稱漏壺。
  • 萊羹:用萊菔(蘿蔔)做的羹。
  • 茗盌:茗,茶的別稱;盌,同“碗”。
  • 三宿:指三夜,這裡指長時間的停畱。
  • 詩陣:指詩的創作或吟詠的場郃。

繙譯

滿院涼風穿透了葛佈衣裳,雨後輕便的扇子不再需要揮動。 在書房靜居中覺得心無掛礙,吟詩時的榻上期待清靜不違心意。 瓦鼎中日複一日香菸繚繞,銅壺計時天遠漏聲稀疏。 與萊菔羹和茶碗相伴三夜,詩的創作場郃堂堂正正未曾解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靜謐的書齋生活,通過“滿院涼風”、“雨馀輕扇”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曏往和享受。詩中“齋居靜覺心無累”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滿足。後聯以“瓦鼎”、“銅壺”等日常器物,巧妙地勾勒出一幅閑適的生活畫卷。結尾的“詩陣堂堂未解圍”則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執著,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對詩歌藝術的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